經行 смотре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бновления за сегодня на .
『經行』,「舊云行道」,就是玄奘大師以前翻為行道,玄奘大師以後都翻成經行。經行是什麼?是走著,走著或是念佛、或是誦經,背誦經典,這個叫經行。「乃於一定之地區,旋轉或直往直來」,看空間有多大。在中國,像這些叢林寺院,大殿很大,他就是直走;如果場所小一點,他就繞圈,繞著走,都可以。用來防睡,坐久了人疲倦打瞌睡,讓你走動。同時可以養身療病,散步是個運動,對老年人特別有好處。中國古時候,五十歲就是老人了,半百了。現在有許多國家定的就是五十五歲退休,不再工作。對老年人是非常好的養身療病的方法,你看,用經行、用念佛,得三寶加持,這個方法確實是好。 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善財童子參訪吉祥雲比丘,他就在道場行道,就是經行。他完全修的是念佛法門,佛教稱它作般舟三昧,翻成中國意思叫佛立三昧,站著。這個是要一點功夫,因為這個修行方法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當中不能睡覺,不能坐著,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動,九十天。要年輕、要有體力,才能學這個法門,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跟佛七不一樣,佛七,精進佛七不睡覺的,七天七夜。這個比那個高,九十天不能睡覺,精進行道。 《玄贊》第二卷說,「於中往來,消食誦經」,消食今天講幫助消化。所以寺院裡頭,中午過齋之後就是經行,大概要經行半個多小時。這是什麼?幫助消化,誦經、念佛不能夠懈怠,這是個好事情。「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這個布綃現在應該是有,這是織布的時候,織布機裡頭送橫線的,用木或者是竹片做的,直的是經,這個是緯。比喻就像布綃的來去一樣,這是經行,走過來再走回去這樣走法,比喻經行。「又《法華經序品》云: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可見得古時候用這種功夫的很多。就是休息,他也是在樹下打坐,稍事休息。功夫好的人,雖然打坐,他並不昏沉,他還是清清楚楚,修觀、誦經、念佛,或者是坐禪。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0一集) 2012/4/19 檔名:02-037-0301
Vipasyana Meditation stepped walking method 內觀智慧禪是善於觀照、覺知,並標記(梵文abhilakṣaṇa/巴利abhilakkhita)於四念處的身受心法之慧觀禪,標記所緣目標越多,禪修者定力越好,內觀智慧將易被開顯。經行法是內觀智慧禪中所緣目標較多的部份,要怎麼走才是如法,是見仁見智的,但能於短期間即成就的方法,當然是每人所祈求的。看看這些沒禪修過的人,七日中就可以走出這個經行的樣子……。 Vipasyana Meditation is a sharp instrument to exercise on the contemplation, Awareness and mark in catvāri smṛty-upasthānāni (samskrit)/ cattāro sati- paṭṭhānāni(pali) on kāya,vedanā,citta,dharma. the more the focused targets, the better intensified The meditator’s strength of contemplation. The Vipasyana Wisdom would be openly and easily noticed. The stepped walking method is one of Vipasyana Meditation, and applying more targets during the practicing. As regards to how to authentically stepped walking, it differentiates according the individual’s endowment. But this is an efficient way, one could certainly achieve some level in a short period. Just look at those who do not have any experience of Meditation, but performed the stepped walking within seven (7) days, as showed in the picture.…
說明為何有經行的修行方式,以及經行的注意事項,舉牧牛為喻。講者:惠敏法師。講於2009年第四期佛七。 在第三支香,用完齋以後能夠以經行為主,對身心的調適是比較適當的。所以《阿彌陀經》也說,彼國眾生,飯食經行。因為用完齋以後,假如以坐為主,有時候對於身心的消化不一定那麼適當,但是太劇烈的運動也不適當。而經行正好不是太劇烈的運動,也不會太靜止。很適當的能夠調節整天的飲食、睡眠,或者坐式之間的因緣。 所以大家假如在經行念佛當中,雖然沒有出聲,一樣的能夠讓佛號念念不忘。就好像大家在念佛堂裡面,有出聲念佛,是相同的道理。 同時,藉著經行念佛,注意如何調身、調息、調心。說到「調心」,佛教有一個比喻,好比「牧牛」一樣。牛要能夠對眾生有益處、有功用,需要調柔它,調伏它。我們的身心也是一樣,沒有調柔、調伏,就像野牛一樣。不太容易有什麼功能、功用。有時候反而會傷害到已經種好的田。 所以這七天,大家可以想像,如何調伏身心。好像在牧牛一樣,讓它能夠發揮利益眾生自利利人的力量。
在禪修中 學習念住 保持覺知 開放的心 感受那每一分的感覺 你將會看見自己 心如明鏡 看見 心裡面的心 身體裡的身體 生命中的生命 寧定 祥和於一心
經行的方法- 隆波帕默尊者 解脫園寺 2019年12月8日B (621208) 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
★★★如果想要給小編一點鼓勵或更新設備的話,可以用超級感謝喔★★★ 願本頻道的觀眾安穩寂靜住,危難遠離無,人天往返,直至涅槃 願同梵行者,見聞皆精進,善行皆圓滿,善願皆成就! sādhu sādhu sādhu ★如果留言的問題很久沒獲得解答,或是影片很久沒有上來,麻煩再問一遍,可能漏掉了。 儘量是跟修行有關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相關書籍下載:🤍 北部假日禪修:🤍 日期:10/22、11/26 上午8:30至下午5:00 (可中途自由參加、離開) 地點:桃園市桃園區同安街43號6樓。 中部假日禪修:🤍 日期:11/6 上午8:30至下午5:00 (可中途自由參加、離開) 地點:彰化縣員林市靜修東路112號 南部假日禪修:🤍 日期:10/9、11/13、12/11、1/8 上午8 : 00 至下午 5 : 00 (可中途自由參加、離開) 地點:高雄市三民區義利街37號 更多影片: 憂鬱、憤怒時的看的開示:🤍 禪修相關開示:🤍 佛陀的定義及其特質:🤍 佛陀一天的作息:🤍 護衛經:🤍 *找資料 南傳佛教資料庫:🤍 南傳上座部佛教介紹blog:🤍 寂靜精舍 Santa Vihāra(覓寂尊者fb粉絲專頁):🤍 顯正法藏─佛陀禪法(帕奧禪法)台灣共修會:🤍 阿含經南北對讀:🤍 台大佛學數位圖書館巴利語佛典:🤍 靜樂禪林出版品下載:🤍 雨潤大千:🤍 龍樹林佛書下載:🤍 漢譯南傳大藏經:🤍 法句經:🤍 如實知見網站:🤍 線上論壇: 🤍 🤍 🤍 *找尊者: 🤍 (不過尊者因為在修行,不一定會回覆喔,不介意的話,小編也可以回答基本的問題喔) *想出家:下載這個檔案 🤍 *想供養覓寂尊者:請留言給小編 本文未經尊者審閱、校對,若有錯誤為上傳者的過失
諸佛菩薩觀機授法,佛菩薩慈悲到極處。我們今天沒有體力,沒有精神,怎麼辦?諦閑老和尚教的方法非常適用,他教徒弟鍋漏匠,二六時中專持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 可以繞佛念,念累了就休息,坐著休息行,躺著休息也行,身心都沒有壓力。休息好了之後,趕緊起來再念,他用這個方法,三年就成功了。不拘形式,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無拘無束。 看到這種方法,所以我把念佛堂分成三個區域,靠著大殿邊緣,是繞佛,佛像最好供在念佛堂當中,後面可以繞,這是最如法的。如果場地太小,佛像供在一邊,在佛前繞也可以,看環境怎樣設計。 佛像當中這個區域,拜佛,有人止靜坐久,想活動活動,就可以拜佛,拜完再去繞佛。另外有一個區域,可以讓他止靜。實在是拜累了,繞累了,他可以在那個地方坐著念佛。 坐著可以不開口,心裡默念,耳朵聽。經行繞佛,決定要出聲,不可以不出聲。拜佛不要出聲,出聲傷身體傷氣,心裡默念。止靜,也可以不出聲,養神。 這個方法好,沒有壓力,而且念佛堂可以不必請法師帶,現在用念佛機就可以了,只要佛號統一,聲調均勻整齊,這是莊嚴道場。我們在國外提倡這個方式,許多道場採取這個方法,告訴我效果非常好,可以日夜不間斷,可以常年不間斷。 人哪有那麼多精神?不是,來來去去。因為念佛堂是開放的,隨時可以進去。我有一個鐘點時間,我去念一個小時,我有半天時間,我去念半天,到我有事情,隨時離開,不要給任何人打招呼。 進念佛堂統統止語,只有一句佛號,不可以說任何話,也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願意繞佛,你就參加繞佛隊伍,願意止靜,你就到旁邊靜坐,完全自由,沒有一絲毫限制,這個方法很適合現代人用,效果非常殊勝。 - 本文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452集 - 華藏衛視官網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WeChat ID:hwazan-tv Instagram 🤍
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經行念真經 耶穌有一次 在跟他的門徒說法的時候說 他說 有一種糧食 你吃了以後就會永生不死 有一種飲料呢 你喝了以後呢 就永遠不會饑渴 是什麼呢 他說你們要 吃我的肉 要喝我的血 吃我的肉 必得永生 喝我的血 必不饑渴 後來基督徒就用麵包來 代替耶穌的肉 用紅酒來 代替耶穌的血 去吃它喝它 那是對於耶穌所說的話 不夠瞭解 簡單的說你要 奉主的名禱告 但是你 怎麼用心呢 像今天我們這堂課要 經行 念佛 就是這樣啊 念佛 它是一個絕對的 完美的 具足福德智慧 我們世間所有一切的美 都是相對的 好還有更好 但是就像什麼 什麼叫 絕對 就像這個 幾何學裡面的這個 圓 你們學數學的 圓 三角 你們兩位都學數學的 數學老師 你畫的出來嗎 對那是個觀念 真正的圓 真正的三角 正三角 正方形 都是畫不出來的啊 絕對畫不出來 那是一個觀念 絕對的 那是一個觀念 你畫出來一定有差 一定有 一定有 誤差 絕對有誤差 這叫基本數學 同樣的 絕對的美 絕對的道德 絕對的正義 絕對的福德 絕對的智慧 那是佛 那我們 稱佛的名的時候 我們要像什麼 就好像在 咀嚼食物 就像在口渴 在喝飲料一樣 咬牙切齒 把它吃下去 吃我的肉 喝我的血 這樣子的持念 你就會感覺到 你不會怕死 因為你得到永生 你心靈永遠不會饑渴 你不會覺得自己很饑渴 自己很缺貧乏 缺乏這個 缺乏那個 只要這樣就夠了啊 用心持念有神通 只要這樣念就好 你就會發現自己進入一個 所謂 長生不老天 然後你心中的啊 饑渴 恐懼 憤怒 焦慮 刹那之間就消失 你水你含在嘴裡 沒有吞下去 是沒有解渴的效果 麵包你放在嘴裡咀嚼 沒有吞下去 也沒有 療饑 的效果啊 所以一定要 用心持念 那我們等一下念的時候 走一步 腳板落地的時候再念 默念就好好 那我們講 感受到那種耶穌說的 你們要吃我的肉 要喝我的血 可以得到永生 可以永不饑渴 去感受到那種 永生和永不饑渴的那種覺受 這是很實在 這就像口渴喝水一樣 是很實際的感受 好那我們現在 乾道走內圈 因為今天人多 坤道走外圈
本節精華: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關聖帝君 #明聖經 #行天宮 願眾人領略 關聖帝君降傳「明」「聖」「經」之義涵, 明心見性,學習聖德,常行正道,涵養良善品德,於生活中信受奉行經典的智慧。 行天宮與您共修 下載《關聖帝君明聖真經》 🤍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 行天宮五大志業FB 🤍 行天宮雲端書庫 🤍 行天宮LINE 🤍 行天宮Youtube頻道 🤍
六祖壇經行由品2_六祖與五祖的對機_影片的重點學習 1 禪門中的對機都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 2 照見祖師的機都是在打破無明,照見實相。 3 照見機鋒的弦外之音。
第九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經行指導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8年5月 來源: 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 #阿姜巴山 #第九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廬山東林寺-《東林梵音-東林佛號》(現場經行版) - 東林佛號及東林佛號教學-播放清單網址:🤍 連結【2018年東林佛號標準版(教學)】 🤍 及【東林佛號教學視頻2016年】 🤍 及【東林佛號培訓視頻2012年】 🤍 -為廣大信眾提供了這個普及東林佛號的視頻教學片。 連結-【東林佛號-標準版2018年】 🤍 (3小時) 及【東林佛號-欣賞版2019年】(5分鐘版) 🤍 及【東林佛號-欣賞版2019年】(1小時版) 🤍 及東林佛號(修行版) 🤍 (50分鐘版) 及東林佛號(清唱版) 🤍 (6分鐘半) 及東林佛號(黄慧音版) 🤍 (24分鐘半) - 【東林佛號的特點、步伐、呼吸要點】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音聲乃心性的外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為妙音,從實相中流現。念佛法門以音聲作佛事,透過佛號音聲開啟佛性,誠為轉凡成聖之妙莊嚴路。是故,我等念佛行人對音聲之道應加以考量。 一,極樂世界的音聲特質 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音樂之都。其風聲、寶網聲、鈴鐸聲、波揚的水聲、鳥的諧鳴聲、虛空的樂器聲等,都在演暢種種法音,自然宮商五音諧和。極樂世界的音聲之善美乃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極樂種種音聲內具八個特點:清、暢、哀、亮、微、妙、和、雅。此八字特質,形成西方淨土特有的音聲格調,即阿彌陀佛梵音的概述,亦是我等眾生內具的音聲功德。是故,我等宜將此八字作為念佛之綱宗。如是念佛就能夠與西方淨土的音聲形成同構共振,開發自性。八字原則略標如下: (一)清。即清淨,離一切煩惱染習即為清淨,是故念佛人得齋戒清淨,遠離五欲六塵,真誠發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是念佛即為清。 (二)暢。即暢達,直心是道場,音聲暢達舒展,直抒胸臆,無滯澀壓抑狀,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音聲所及,萬禍冰消;洪音發號毀裂魔軍暢快淋漓,心聲一體。 (三)哀。即悲哀,於此生死苦海滅頂之際自力怯弱惟哀祈阿彌陀佛大悲拯救呼喊救命感通阿彌陀佛的大悲心,必須蒙佛力慈佑安坐大願船,抵達安養國。 (四)亮。即嘹亮,哀而不傷。悲哀中有亮色,以吾之悲感彌陀大悲,信知彌陀悲願決定令我往生淨土,往生即可急速成佛,曠劫大事今生了辦,踴躍歡喜生命洋溢亮色,音聲自然洪亮。 (五)微。即微細,音聲細微,透入內心性海,探玄勾賾,引發內心深蘊的善根,開啟如來藏性,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六)妙。即奇妙,亦云不可思議。音聲通實相,六字洪名澄清吾人濁染的心,以佛知見轉眾生知見,能令吾人從有念入無念。音聲全體即阿彌陀佛法身。佛籟之音,劫外之響,妙感難思。 (七)和。即和諧,和諧是空性的表顯。持念佛號時,首先是心聲和諧,心身相隨。身心和諧心與外境和諧,大眾念佛,音聲和諧,幾千人眾音念佛如同一人,心通法界梵音、海潮音,大和吉祥。 (八)雅。即高雅,六字洪名表詮至高的超越意向。橫超五惡趣,圓成自性佛果。不求人天福報,不低俗,不媚俗,音聲喚醒自己,步步回歸故園。如是念佛即為雅正。 綜上所述:持念六字洪名,宜滲入清、暢、哀、亮、微、妙、和、雅之特質。這樣便能與名號功德相應。信願感通彌陀悲願,成辦往生大事。 二,如何念東林佛號 東林佛號以八字特質為方針,語速低沉緩慢,格調哀亮,內具深信切願之情懷,四句形成一個結構組。 第一句的重音放在「南無」上,一心歸命。要唱出在生死曠野尋求佛力救度的渴望。 第二句的重音放在「阿彌」上,在苦苦尋求中,歷經難險,終於找到了南無的對象,就是阿彌陀佛。要唱出尋找到阿彌陀佛的歡欣。 第三句的重音放在「陀」上,當我們歸命於阿彌陀佛時,覺了原來阿彌陀佛與我竟是同體,我在彌陀心中念佛,彌陀在我心中呼應加持。要唱出彌陀與我同體感同源的欣慰。 第四句的重音又放在「阿彌」上,當覺了阿彌陀佛與我同體時,迴光反照,原來我自性即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壽」。要唱出自性彌陀的自信自肯。由歸命到歸元。 這樣,第一句向外部的渴望尋找,到第四句向內心安穩的回歸,形成東林佛號四句一組的音聲結構,不斷循環亦復如是。 唱念的音聲抑揚結構掌握後,加之兩個配合: (一)佛號與步點的配合。一句佛號走四步,「南無」一步,「阿彌」一步,「陀」一步,「佛」一步。隨法器走準四個步點。 (二)佛號與呼吸的配合。中間停頓時,深吸氣到腹部,臍輪發音一口氣將佛號念完,渾融一體。 如是持念,久久便能唱出東林佛號的韻味,悲欣交集,香光莊嚴。伏冀念佛同仁共勉。 - 【兩悲相感 東林佛號】 念佛的方法:自念自聽,反聞自性,竭誠盡敬,一門深入。念佛的音聲格調也很重要,這裡談談東林佛號。 《無量壽經》講,西方極樂世界音聲之美,是十方世界音聲不能相比的,一個樹葉的音聲之美都超勝他化自在天音樂的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都不能相及。 這些音聲,概括為八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實際上講西方極樂世界這種音聲,我們可以理解為它是實相的音聲。實相的空性,在妙有的層面音聲的表達,就是這八個字。 於是我們在這個世間念佛的心態,賦予這個佛號音聲的格調,一定要貼近這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這一個特點。尤其是「哀」,要有哀感。為什麼有悲呀?因為要有超越的意向。 我們唱念東林佛號有十年了。這些年來,很多居士都希望我們將東林佛號錄製出來,新加坡居士林也希望我們錄一個。李文發居士說:「大安法師你親自來念一念吧。」 我對自己念佛,是不敢恭維的。我覺得我念的不好聽,佛教的梵唄也沒有基礎,世間的音樂也更是外行。我說我唱不好,只能是試一試。我們東林寺的念佛機裡有種是我唱念的,就是在新加坡居士林錄音棚裡面唱的,大家聽了以後都覺得很悲。 當時念得還真是很有感覺。那是早上五點鐘,面對佛像,自己在那一站,拿個木魚,忽然就想到這句話了:「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眼前又展現出了一幅畫面,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個人發心修行,從東岸向西岸走,碰到水(代表貪欲)火(代表瞋恨)兩條河。這時候他自身處在那個曠野空迥的地方,周邊都看不到人。後面有惡賊啊、群獸啊來追殺他,他想向東西兩面跑,結果有毒蟲啊、蛇啊來包抄。他面臨著退也退不出去,兩邊也逃不出去,前面就是河擋著,」這種情景。 一浮上這個情景,再一念就很悲,必死無疑呀!你住在那裡也是要死,兩邊跑也跑不了,一定要死的。所以這時候唯一一條不死的道路,就是嘗試著在水火間的白道(代表念佛的清淨心)上向西去走。 因為我們面對那個河也很害怕,這時候念佛就有點悲感了,那真的是馬上要死之時,呼喚阿彌陀佛的救度啊,為什麼會悲,我真的是掉眼淚了,情不自禁的。 就是一邊掉眼淚一邊念,好像自己就身處在那個生死曠野當中,一步一步走,走的很孤單,都聽到自己腳步的聲音。一個木魚的聲音也是那樣的空曠,腳步也是那麼樣的空曠,沒有任何人能夠救度自己,這時候只有靠阿彌陀佛! 為什麼大家聽了,會說「唉喲!這個佛號聽了要掉眼淚。」馬來西亞一個居士他說,「我就專門學大安法師的佛號,這個佛號是一般人學不來的,但是我能學。 」他就用顫抖的聲音念;還有我們大陸的一個安徽居士也喜歡學,他只要一唱,在場的人全掉眼淚。佛號能賺眼淚了,賺眼淚也有好處呀,悲呀,悲才能夠入心呀!這個世間最能夠感動人心,滲透人心的就是悲劇! 這個世間確實太苦太悲了,而阿彌陀佛又是大悲,我們一定要以我們的悲來感阿彌陀佛的大悲啊!兩悲相感——阿彌陀佛的大願當下就把我們攝受住了。 - 【怎樣把東林佛號念出「好味道」?】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來對治眾生的時代病。 我們這個時代太快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心中充滿浮躁。如果念佛念得很快,就念不出感覺,所以一定要念得深沉。 念之前,這口氣一定要吸得深。就像是泡一種上好的茶,茶葉雖好,但如果水是一般的水,就泡不出最佳味道,一定要用好的泉水。那些茶道高手通常很講究,知道什麼茶葉應配什麼地方的泉水,才能泡出好的味道。 因此我們要用腹部丹田的氣去念,就好比是質量比較好的水;如果用胸腔念,水質不行,念不出那個味道,念來念去就像嚼蠟似的。 很多人念佛,皺著眉頭,念得很是無奈。如果我們把能感的這顆心跟彌陀名號偶合得很好,就會法喜充滿,時時都想念佛。 當一個人嚐到了念佛的好處,不讓他念恐怕都不行吶!因為這種快樂是遠遠超過世間五欲的快樂的,所以我們應當把這份法喜念出來。 如果總是念得很無奈,有氣無力地,就容易退轉,甚至喪失信心,去修其他的法門。 此外,念佛的時候,不能隨便走,步子隨便走的話,心一定是非常散亂的。要有節奏,一句佛號走四步。 聲音念得太高也不行,不能攝心,而且喉嚨容易沙啞。如果用低沉緩慢的聲音念,一天念佛十多個小時,乃至念二十四個小時,都不會累。 雖然一開始這些要領不容易掌握,但是它很管用,大家可以嘗試著練習,逐步適應,最終將這句佛號唱出法喜充滿的味道來。
這是郭經理2000年在澳洲講課的錄音, 🙏🙏感謝林前人、澳洲陳經理、廖經理、湯經理、余經理, 也感恩當年特別從澳洲寄來完整的錄音。 郭經理在澳洲講道,選擇了以《中庸》來闡釋”道”;講心性之學,講三寶心法,沒有擔憂中文程度而講淺了。 這十卷錄音帶因為有粵語翻譯,也希望能和聽粵語的華人結緣。 🌍澳洲講道二下(經行、問答)2000-02-29 告訴大家一個修行的方法 我們得道有得到無字真經 大家還記得嗎 那五個字忘記了嗎 忘記的舉手好嗎 因為今天有點佛燈 我可以告訴你 當你在走路的時候 你不要胡思亂想 很多人在走路的時候 胡思亂想 當你在走路的時候 你可以走一步 念一個字 我表演給你看 腳板貼到地上的時候再念 要感覺到自己腳板貼地 這個叫做經行 你如果這樣默念真經走路的話 你就和彌勒佛 佛世界的磁場接上 於是彌勒佛的磁力 就在引導著你 走上正確的人生 也可以幫助你 調整你的身心 後學的父親85歲 他本來有關節炎 風濕痛 自從開始走一步念一字真經以後 他的關節炎就好了 風濕痛也好了 現在85歲了 他每天可以走4公里的路 不會喘氣 去年年初的時候 後學帶他到醫院做身體檢查 醫生偷偷的告訴後學 說 你爸爸的腳 已經組織壞掉了 叫做"老年癱" 他應該要坐輪椅的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能走路 我到現在還不敢告訴他 他現在還是每天走好幾公里 他時常說 我借佛力在走路 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 坤道 她一做家事就生氣 我們婦女 家庭主婦 做家事很煩惱的 永遠做不完的 而且沒有功勞 做不好會挨罵 做得好是應該的 所以做家事的時候心情特別壞 她也是一樣 但是她養成走路念真經的習慣以後 她發現這個真經 可以融化到所有的 單調無聊的動作裡面去 切菜的時候 她發現自己默念真經 心情好愉快 炒菜的時候也默念 她把彌勒佛都煮熟了 默念 就覺得 心情好愉快 現在做菜好好吃 她覺得做家事是一種享受 她已經進入經行了 她的生命充滿韻律的美 還有一位道親是個小孩子 他的父母親強迫他學鋼琴 他覺得學鋼琴好辛苦 而且他老是彈不對節拍 後來他媽媽帶他來佛堂參加一天法會 後學在台北有一個 一天法會的修行 三寶心法修行班 第一個小時 教你呼吸 整個小時在呼吸 第二個小時 教你走路 在佛堂走路經行 第三個小時 現在還不告訴你 他來這邊走了一個小時以後 後來呢 他跑來跟我講 點傳師叔叔 我現在彈鋼琴 一邊彈一邊默念真經 我現在彈的好棒 我好喜歡彈鋼琴 因為彌勒佛陪我一起彈鋼琴 這叫經行 這就是我們今天傳給大家的一個修行法門 很簡單就是從走路開始 好我們現在還剩下一點時間 留給大家發問 有沒有什麼問題 盡量問 問: 睡不著 晚上睡不著怎麼辦 很好 睡不著就不要睡嘛 還不簡單 為什麼一定要睡呢 越想睡越睡不著 不睡有什麼了不起的 起來經行 人家在睡覺你在修行 哇 你佔了大便宜啦 這樣知道了吧 這個世間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睡得著是好是 睡不著也是好事 身體健康是好事 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 生病也是好事 可以休息 可以消業障啊 還有沒有別的問題 請說 陰與陽的不同 有醫學家做過這樣的研究 當我們放縱自己的情緒的時候 我們的神經會興奮 我們的肌肉 會緊張 我們的血液循環就不好 會造成身體的疾病 但是相反的 當我們壓制自己情緒的時候 我們神經也會緊張 肌肉也是會緊張 也是會心臟血管不好 這是兩個極端 歐洲人過度的情緒化 中國人過度的壓抑自己的情緒都 都要倒大霉的 所以我們傳道要傳這個中道 不要過度放縱自己 也不要過度壓抑自己 要恰到好處 怎麼樣恰到好處呢 不要忘記你的本性 不要忘記你的心需要休息 那你就不會過度情緒化 也不會過度壓抑自己 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 會得癌症的 過度放縱自己的情緒 會害別人得癌症 好 請再說 yes 我聽懂他的意思了 坐下來慢慢聽我講 這個問題非常的好 孔子在易經裡面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 我們面對這個陰的世界 我們不要忘記自己屬陽的本性 這個叫做"道" 我們能夠一直維持這個樣子 是最完美的 這叫"繼之者善" 能夠繼續的下去 能夠永遠坦然的面對世間的一切 這個世間的好好壞壞 愛恨 是是非非 我們不那麼在乎 但是我們也不逃避 我們坦然的面對它 我們覺得沒辦法解決的時候 我們回到自己的本性靜一靜 你就會想出辦法出來 辦法有很多 時常有人問後學 點傳師啊 要回答眾生的問題 好像好困難喔 我說回答眾生的問題最簡單 你們覺得簡單嗎 覺得簡單的舉手 覺得困難的舉手 其實很簡單 有任何人問你任何問題 你只要把心收回來 靜一靜 這個答案不一定會出來 不過沒有關係 你可以回答他說 我不知道 這也是答案 簡單不簡單 所以不要用盡心機去解決世間的問題 笑眼看人生 笑嘻嘻的看人生 這樣也好 那樣也好 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 心情保持巨大的沉穩 寧靜 祥和 然後去享受人生 不是逃避人生 去享受人生 這個就是 一陰一陽之間的調和 這就是回到本性 和走入世間的調和 如果你能夠成就這樣的事情 你如果能夠向外 向內 能夠取得恰到好處 心該放出去的時候 就放出去 該收回來的時候 就收回來 放出去叫 陰 收回來叫 陽 一放一收 非常的自在 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 你就成道了 你就見到自己的本性了 這叫叫 成之者性也 怎麼樣到達最後的成就呢 就從這個"繼之"開始什麼叫繼之呢 一陰繼之以一陽 一陽繼之以一陰 陰完了 一定要回到陽 陽完了 一定要走到陰 不要光守在一邊 不要在一邊待太久 慢慢你就知道了 要陰多久 要陽多久 那你就成了 你能夠做到走到陰的世界 還懂得回到陽 走到本性 還會提醒自己走出去 那就已經是"善"了 已經是善 只是還沒有成就而已 就好像學游泳一樣 就好像你學游泳 已經會浮起來了 只是游得很慢 偶而會喝兩口水 鯊魚來的時候你游不過牠 慢慢你熟練了 什麼時候放出去 什麼時候收回來 非常的敏銳 非常的精確 好像奧林匹克的金牌選手一樣 游得比鯊魚還快 你就成道了 這樣子了解嗎 請發問 您請說 我是從馬來西亞來的 後學開佛堂已經三年了 可是在我開佛堂三天之內 房間有很多蟲 在枕頭裡面都有 我就很怕 把枕頭放到水裡面蟲都淹死了 很多蒼蠅來 在房間裡面 後來我就跟點傳師講 點傳師 就說蟲從什麼地方來 從什麼地方回去 後來蟲不見了 蒼蠅跑掉了 馬來西亞有人說這個是"降頭 " 咒術 你懷疑自己中了咒術是不是 懷疑自己中了降頭 是不是 懷疑別人給你放降頭是不是 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管真的有人放降頭 還是沒有人放降頭 你只要得到這個三寶 你要有信心 就算是念一遍的真經 無字真經 簡簡單單五個字 連續唸三遍 就可以化解 持念一遍神通大 持念兩遍得超生 持念三遍神鬼驚 魍魎邪魔化做塵 回去看一看彌勒救苦真經 後學舉例子來說 後學的哥哥在大學教書 他們學校有一個學生 家裡面歷代相傳咒術 非常厲害他會控制老師 他會逼迫老師 老師都很害怕他 因為他的咒術很靈 他家裡傳下來的 也很多學生跟他學習 在學校造成很大的困擾 他威脅老師 要給他很好的成績 連校長都怕他 後學的哥哥很煩惱 因為是他班上的學生 就帶他來找後學 結果後學就指責他 我告訴他說 年紀輕輕的 你是修道的人 因為他們也認為自己是修道 道就是你的本性 你要修自己的本心 不要以為自己有一點才能 就要去害人 他非常生氣就瞪著我 我也瞪著他 瞪了幾分鐘以後他很害怕 就走了 走了以後他就用咒術來咒我 他回到學校才過了兩個小時 我覺得肚子好痛 我知道他可能用咒術在咒我 趕快用三寶 持念三遍神鬼驚 我肚子就不痛了 我哥哥打電話給我 他說他那個學生啊 上課上到一半 竟然吐血 到醫院去急救了 為什麼呢 因為你咒術用到人家身上 如果沒效的話 就會回到自己身上 他就這樣離開學校 沒有讀書了 不知道死了沒有 希望他沒有死 阿門 還有一次 後學出國講道 到了飛機場 有一位道親跑來問我 後學已經要離開了 要回台灣了 飛機場有一個道親跑來找後學 他說糟糕了我的父親 到泰國去買了一個酒櫃回來 那個酒櫃被人家下了咒術 我父親非常喜歡那個酒櫃 放在客廳裡面 我們家人一走過去就會頭昏腦脹 就會嘔吐 非常可怕 怎麼辦呢 他說他找一位點傳師有天眼通的 去看那個酒櫃 發現那個酒櫃的降頭是一隻大白蛇 所以噴出來那個妖氣 噴到就會受傷就會生病 他跟他的爸爸說 他爸爸說你胡說八道 因為他爸爸本身沒有受到損害 這時候他問我 要怎麼辦才好呢 畫符誰不會畫 我也會畫 我馬上從口袋拿一張名片出來 你借我一支筆 就在飛機場默念真經 寫了一個"佛" 寫一筆念一個字 等我把這個字寫完以後 我說 你拿回去 偷偷的貼在那個酒櫃後面 不要讓你爸爸知道 就好了 過了一個月 他寫信給後學 說謝謝點傳師 解決了 學會畫符了沒有 每個道親都會畫符 還有什麼問題 好請說 問 請點傳師分享修道的重點 這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我現在就是在跟你們分享啊 每一句話都是重點 好像蜜糖一樣 每一口都是甜的 負陰而抱陽 不夠寶貴嗎 守中不夠寶貴嗎 喜怒哀樂發而中節不夠寶貴嗎 我對道的體驗也是最完美的 問災劫 災劫的降臨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舉個例子來說 後學的道場有一位道親 非常年輕非常優秀 夫妻倆都很優秀 夫妻倆感情很好 兩個人事業心都很強 他們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讀到研究所 都是名列前茅 走入社會以後 做什麼事業都成功 但是壞事發生了 他太太工作太勞累 得了胃癌 死了 死以前帶來找我 我度他去求了道 明師一指 超生了死 她死了以後不是死 是歸空 她來給我託夢 在夢中她穿得很美麗的歐洲中古的宮廷的服裝 是很華麗的棗紅的顏色 上面有很多美麗的首飾 金銀珠寶 她心情非常愉快 容光煥發 她告訴我兩句話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她說肉體的成長要靠食物 心靈的成長要靠挫折 她說我遭遇到死亡這樣可怕的挫折 反而提升了我的靈性 我收穫太大了 我是來感謝你 希望你轉告我的先生 我的先生跟我一樣一輩子都很順 但他現在遭遇到失去妻子的打擊 這雖然是可怕的挫折 但這是他心靈成長的唯一的機會 我們人類的生活太富裕了 太享受了 太浪費了 太罪惡了 如果有一個災劫我們希望它不要發生 我們祈禱它不要發生 我們每天叩首 叩100叩首來祈禱老母娘停止這個災劫 (老母慈悲眾生免劫 百叩首) 就像我們 希望自己不要得到癌症 希望自己不要死掉一樣 但是有一天真的不幸災劫還是來臨了 那是我們人類整體心靈成長的機會 所以不見得是壞事 你要說"道"是很完美的 我的體會也是很完美的 但是這個完美中有一個缺陷 什麼缺陷呢 就是我永遠都不知道它完美到什麼程度 我今天會發現它的美 明天又會發現它別的美 我每天都看到它不同的美 我每天都看到它不同的真 我每天都看到它不同的善 我陶醉在一個無有休止的真善美的喜悅之中 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但我知道我有道 就是美好的 這樣了解了嗎 好我們下課 時間到了 明天還有機會發問
1. 阳光 03:30 2. 完成 04:00 3. 森林 04:30 4. 启迪 05:07 5. 飛蝗 04:37 6. 寺庙 05:16 7. 路径 03:56 8. 和平 05:26 DRC projects: 🤍 DRC community: 🤍 Twitter: 🤍 Instagram: 🤍
本影片為在下誠心感謝 【關恩主公】 一直以來的庇佑而發願製作。 因YouTube上並無 行天宮版本之 『明聖經』朗誦影片,故在下恭敬製作及發音,希望能將 行天宮眾師兄們之前努力發掘之正確完整版 『關聖帝君明聖真經』以此影音檔留存,方便散播及流傳聆聽。以利社會之祥和。 若 行天宮廟方覺得有任何不妥,請與在下聯絡,在下完全依 行天宮指示辦理。 誠心誠意感謝 關恩主公的庇佑。 契孫 黃光毅 叩首。 本影片畫面來源: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雲端書庫/ 列聖寶經/關聖帝君明聖真經 🤍 《應驗桃園明聖經》關聖帝君的經典很多,《忠義經》、《覺世經》…等,其中以《明聖經》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誠如清人崔秉銑所言:「關聖帝君飛鸞演化,經卷頗多,流傳海宇數千餘年,生民咸知,唯《明聖經》又為諸經之綜。」 現存較早的版本為《關聖帝君明聖經》,收藏於日本天理圖書館,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出版,長秋山人撰序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二年),為今所見與本經有關的最早年代。因版本不同,經文的內容長短不一,《古佛應驗明聖經》版行文至「此四節忠孝廉節,詳明甚切」;上述《關聖帝君明聖經》版行文至「無極聖眾,不可思議功德」,多了「二十四劫」;行天宮《列聖寶經合冊》所收錄的《應驗桃園明聖經》版,則又增加了經義及經題解說,即卷四〈重申正解〉部分,內容更為完整。另外,尚有《朱子刪定玉泉真本桃園明聖經》版,據蔡飛民國十八年撰序,指稱清末貴州大醮時,朱熹降鸞調整、刪減《應驗桃園明聖經》而來。由於經文中已聖示,「勿容議改,行於四海」,因此行天宮不採用此一版本。 《明聖經》旨在明心鑑性,而此心性的內涵即「儒家五常,道釋三寶」。關聖帝君「素覽春秋,幼觀孔孟」,平生以仁為安宅,行義之正路,方能參贊化育、超凡入聖。「仁義禮智信」五常以仁義為首,《明聖經》更進一步闡述:「仁,莫大於忠孝;義,莫大於廉節」。因此,關聖帝君所欲彰顯的諦理,二字訣即「仁義」,四字訣即「忠孝廉節」。
在城市,安定生活的心。 三步驟讓身放鬆,讓心放鬆: Stop: 停一下 Relax: 放鬆 Enjoy: 享受 新店.都市經行活動 2017.03.12 法鼓山新店辦事處FB: 🤍